bet36体育在线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检务公开 > 工作指南

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规定

发布时间: 2014-07-04
(一)人民监督员的产生及工作原则
  1. 人民检察院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接受社会监督。人民监督员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经民主推荐程序产生,依照本规定对人民检察院查办职务犯罪活动实施监督。
  2. 人民监督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年满二十三岁;
  (4)公道正派,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政策、法律知识;
  (5)身体健康。
(二)人民监督员的职责
  1. 人民监督员对人民检察院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下列情形实施监督:
 (1)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的;
 (2)拟撤销案件的;
 (3)拟不起诉的。
 涉及国家秘密或者经特赦令免除刑罚以及犯罪嫌疑人死亡的职务犯罪案件不适用前款规定。
  2. 人民监督员发现人民检察院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出意见:
 (1)应当立案而不立案或者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
 (2)超期羁押的;
 (3)违法搜查、扣押、冻结的;
 (4)应当给予刑事赔偿而不依法予以确认或者不执行刑事赔偿决定的;
 (5)检察人员在办案中有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违法违纪情况的。
  3.人民监督员可以应邀参加人民检察院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工作的其他执法检查活动,发现有违法违纪情况的,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人民监督员参加案件监督工作,应当保守秘密,不得泄露评议表决情况;不得对其他人民监督员施加不正当影响;不得私自会见案件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
(三)人民监督员的监督程序
  1.人民监督员回避情形
参加案件监督工作的人民监督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其回避: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4)与本案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履行案件监督职责的。
出现前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本人未提出回避或者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未要求回避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决定其回避。人民监督员的回避由检察长决定。
  2.人民监督员监督工作步骤
  (1)由案件承办人向人民监督员全面、客观地介绍案情并出示主要证据;
  (2)由案件承办人向人民监督员说明与案件相关的法律适用情况;
  (3)人民监督员可以向案件承办人提出问题,必要时可以旁听案件承办人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听取有关人员陈述、听取本案律师的意见;
  (4)人民监督员根据案件情况,独立进行评议、表决。表决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表决意见,表决结果和意见由承办案件部门附卷存档。
  3.意见采纳
 (1)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应当分别根据职责权限,对人民监督员的表决意见和有关检察业务部门的意见进行审查,审查后同意人民监督员表决意见的,有关业务部门应当执行;审查后拟作撤案或不起诉处理的案件,应报上一级检察院审查,上级检察院的决定,下级检察院必须执行。
  (2)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应当认真研究人民监督员的不同意见。检察委员会的决定与人民监督员表决意见不一致时,应当由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向人民监督员作出说明。参加监督的多数人民监督员对检察委员会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要求提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复核。复核工作由人民监督员办公室转交案件承办部门办理。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复核并反馈结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