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立军在图书室查阅资料。
“我没什么可说的,都是同事们工作做得好,案子办得好……”当记者让山东省宁津县检察院干警时立军谈谈检察新闻宣传工作的成效时,没想到他第一句话竟然是拒绝。
从事检察新闻宣传工作11年,粗略统计已有200余篇稿件在《检察日报》《大众日报》等媒体刊发,能够将检察新闻宣传工作做精做细的人,怎会无话可说?记者和他聊起最近的检察新闻时,他渐渐打开了“话匣子”。
安于平凡,但不甘平庸——这是时立军对待检察新闻宣传工作的态度。他说检察新闻宣传虽然不像检察办案,但撰写稿件时必须弄清法条和相关规定,一定不能说外行话。“撰写一篇文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有时为了一个细节反复向当事人求证,也会为了一个标题‘想破脑袋’,还会为了一句措辞反复斟酌认真推敲……”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一个好的故事胜过一堆说教,时立军认为检察院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值得好好记录。
他喜欢与当事人聊天,喜欢与办案检察官探讨案情,喜欢到现场、到一线找素材和创作灵感。2023年,德州市检察机关推行入额院领导办案观摩制度,他主动要求列席检委会会议,听取检委会委员对入额院领导的办案点评,撰写的《案件办得怎么样 检委会上评一评》,在《检察日报》一版刊发。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检察机关如何在履职中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时立军走访案件当事人,与检察官深入谈心,撰写的《为弱势群体“撑腰”为困难群众解忧》,展现了检察机关民事检察部门运用支持起诉职能,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工作状态。
以手中笔、眼中事、心中情,捕捉记录检察人践行法律监督的点点滴滴。“记录司法办案全过程,传递检察好声音,我就是一个‘裁缝’,把检察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绘制成生动画卷,让更多人认识、理解、认同检察工作。”时立军坦言。
(本报记者卢金增?通讯员邹风海?高忠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