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届新时代检察工作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表示——
深耕细作,更好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千年丝路,传承文明,联结友谊。7月1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一带一路”检察研究基地第二届新时代检察工作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研讨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此次研讨会由陕西省检察院、西安交通大学主办,西安市检察院、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承办。来自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与检察机关代表围绕检察机关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前沿畅所欲言,共商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之策。
持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检察机关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理论研究必须跟得上、抓得紧。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所长郭立新指出,检察理论研究应当积极为破解涉外法治实践难题贡献智识,首先,要着力加强关于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刑事司法协助问题的研究,重点关注司法协助办案周期、境外证据调取与审查、一体推进司法协助与社会治理等问题;其次,要持续深化以检察之力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相关问题的研究,深耕面向国际的知识产权保护等研究领域;再次,要拓展强化带有一定涉外因素的检察公益诉讼理论研究,让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沿“一带一路”行稳致远,让保护公益的“中国方案”沿“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要做好统筹,对外国法律制度的研究必不可少。深入研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法律制度,对于推动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检察院检察长王建勇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法律制度差异明显,主要体现为多元性、开放性、创新性和互鉴性。应清醒地认识到,各国法律制度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要求在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时,要尊重各国的法律差异,遵循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确保合作的合法性与合规性。同时,也应看到其中的共性和可借鉴之处。建议加强外国法律查询平台建设,提升国别法研究水平,做好国别法翻译工作。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法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闵晶晶一直从事中亚地区环境法律政策分析研究工作,她介绍,中亚各国的环境法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各国宪法有关生态和环境保护的总原则下,这套法律体系由生态和环境保护法、资源利用法、石油法等一系列环保专门法、部门法以及规章制度等构成。其中,生态和环境保护法在中亚各国环保法律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具有法律强制性,在经济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发挥规范性作用。未来绿色政策将成为中亚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
加强国际刑事司法协助
世界的互联互通为跨国犯罪提供了空间和土壤,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是有效惩治犯罪、加强刑事司法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途径。随着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联系愈加紧密,为更好解决走私、电信诈骗、洗钱等犯罪带来的新问题,新疆大学法学院教授艾尔肯·沙木沙克建议,应建立统一的区域性刑事司法协助机制,拓宽国际司法合作渠道,推动刑事司法协助的“数字支撑”,构建多元互通的共享数据取证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甘肃省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金石认为,检察机关作为 bet36体育在线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联系机关、主管机关和办案机关,完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是其必然选择,可通过学习外国经验,从优化引渡制度、提高刑事司法协助水平、健全刑事诉讼移送管辖制度等方面着力解决国际司法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涉外刑事案件办理质效,实现“打防管控”一体推进,为共建“一带一路”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受刑事证据的网络化、全球化影响,境外刑事证据的准入与审查成为办理涉外刑事案件的难点。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吴雅峰认为,应坚持保障人权与打击犯罪相统一、保障国家司法主权与尊重他国司法主权相统一、共同打击国际犯罪等国际通用的基本原则,有针对性地建立一套境外证据准入与审查规则。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与会各方呼吁根据各国法律法规以及各国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国际公约和相关双边条约下的义务,在追逃追赃、反贿赂、反洗钱等领域 bet36体育在线全面、高效的国际合作,拒绝为腐败犯罪人员及其资产提供避风港。通过总结梳理国际追逃追赃刑事司法协助的法律依据和实践中面临的问题,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苏青提出,检察机关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搭建检察合作平台,扩展国际追逃追赃案件范围,并通过多种途径化解缺席审判和特别没收制度的适用难题。境外追逃追赃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合作的深度与广度,陕西省西安市检察院四级高级检察官赵星建议,应加强多边、双边合作,进一步推动国内法与国际法衔接,强化金融监管,建立高效信息共享协调机制,建立健全防范和预警机制,同时要依法保障人权和遵循正当程序。
检察机关涉外法治工作需重点关注和研究的相关问题
做实行政检察监督,促进法治政府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法治进行保障。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市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这就需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依法行政是其中应有之义,而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促进依法行政的重要力量。西北政法大学教授王周户认为,深入推进新时代行政检察监督应界定好“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发现”的含义、范围、方式,以行政执法领域为重点,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法治轨道上,向实践学理论、向实践要理论,探索和运用多元化监督机制及其方式推动行政检察监督向前发展。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均肩负着重要使命和责任,新疆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建江指出,检察机关应坚持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定位,完善行政检察体制机制,激发制度效能,提升行政检察工作质效。
强化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创新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陕西省渭南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闫永江提出,应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构建,注重与共建“一带一路”需要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体系相衔接,持续健全国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应完善行刑衔接工作机制,深入 bet36体育在线“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有效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四川天府新区(四川自贸区)检察院四级高级检察官田洁丽认为,深化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协作,应促进司法适用标准尺度相对统一,以最大限度减少区域内“类案不同办”“同案不同处”的情形;完善跨区域司法办案协作机制;构建跨区域社会综合治理体系。通过探索相邻片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对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知识产权区域一体化进程提供重要参考,有助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大格局,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探索带有一定涉外因素的检察公益诉讼。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作为文明之路、绿色之路,文化遗产保护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议题。检察公益诉讼为“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路径,陕西省西安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韩柏超认为,检察机关应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和渐进性原则,突出保护重点,以数字检察为依托,厘定公益诉讼案件范围及案件类型,建立主体广泛、联系紧密的大协作体系。为节约司法资源,提高效率,消除后续执行难等问题,陕西省检察院直属分院一级检察官惠琳琳建议,探索建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诉前赔偿机制,强化诉前评估审查,构建诉前赔偿监督机制,以保证案件处理公开、公正、透明、高效。
构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与会者共同关注的话题。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涉外法治建设落实落地的基础工程,青海省检察院检察官助理赵志辉建议,一方面,创新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实现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由模式化向多元化、理论化向应用化、普适化向特色化、粗放化向精细化转变。另一方面,合理配置涉外法治人才实践培养资源。以服务国家涉外法治建设需求为导向,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中探寻政府、高校、企业、司法机关等主体的角色定位和功能配置。
来源:检察日报
编辑:张博 校对:王瑾 审核:祝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