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服务保障“国之大者”,聚焦秦岭生态保护工作大局,以有进步、有站位、有品牌“三有”争创为抓手,深化跨行政区划检察改革,推进生态环境检察专门化建设,持续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检察监督机制,聚力当好秦岭生态检察卫士。
讲政治
高站位谋划建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新机制
以跨区划改革为契机,创新适应新时代的法律监督机制,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陕西检察方案”。
设立生态环境检察部。2021年12月,经陕西省委编办批准,在省院第八检察部加挂生态环境检察部牌子,一体履行生态环境“四大检察”职能。建设生态环境检察指挥中心,出台指挥中心工作规定,实现案件线索“一网汇集、一网交办、一网调度”。
设立跨区划检察院。经陕西省委深改委审议、最高检同意,2022年7月28日,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立秦岭北麓、秦岭南麓等4个跨区划检察院,依法办理涉秦岭、黄河跨行政区划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形成跨区划检察院集中管辖与区划检察院地域管辖相辅相成、一体履职的法律监督工作新格局。
实现生态环境检察专门化。以职能、机构、机制、规则、队伍“五个专门化”为抓手,构建各级院内部以及彼此间左右融合、上下协同的生态环境检察工作机制,实现监督整体效能最大化。
积极融入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动检察建议刚性落实落地,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司法保障”的检察建议社会化办理工作新格局,被最高检作为“陕西方案”在全国检察系统推广。
讲实效
高质效科学推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出成果
充分发挥机制作用,深化检察一体履职,在监督办案中拧成“一根绳”,形成“一股劲”,切实提升司法保障质效。
bet36体育在线专项监督活动。认真落实《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省院部署 bet36体育在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活动,紧紧围绕巩固“五乱”整治成效、加快小水电退出、尾矿库治理等工作,重点监督植被、水资源、生物多样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等领域11类61项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以法律监督的硬手段促进行政执法的有效落地。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公益诉讼系列案、略阳县检察院督促整治秦岭尾矿库案、省检察院直属分院督促履行尾矿库安全监管职责案被最高检评为典型案例。
高质量制发检察建议。省院直属分院就秦岭古树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向林业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推动西安古观音禅寺李世民手植1400年古银杏等近1.3万棵古树得到了有效保护,获评最高检优秀检察建议书。
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积极实践“刑事打击+公益诉讼+警示教育+生态修复”四位一体办案模式。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责任,与相关单位联合建立生态修复基地、公益林等60余万亩。陕西省院直属分院和基层院积极探索“检察+碳汇”办案模式,将“碳汇”赔偿理念引入刑事案件办理中,办理了碳汇损害赔偿系列案件。
以大数据赋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连续两年举办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创建监督模型125个,精选15个向 bet36体育在线推广应用。充分发挥指挥中心线索信息汇集作用,协调省秦岭办、省政务大数据服务中心等移送线索信息63423条。
2020年以来, bet36体育在线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破坏秦岭环境资源犯罪案件116 件177人,起诉455件618 人;办理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123件;立案公益诉讼案件6739件,办理诉前程序案件 6577件,起诉161件。18件案件被最高检评为典型案例。“秦岭生态检察卫士”被最高检评为全国优秀检察文化品牌。
讲协同
高效率多元共治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聚合力
坚定践行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在“上下一体”上提质增效,在“横向协作”上寻求突破,在“外部协作”上联动发力,齐心协力守护秦岭生态环境。
坚持“上下一体化”。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一体化办案工作规定,两次在全国介绍经验。坚持“内部一盘棋”,出台了加强内部协作配合的意见。汉中市汉台区院办理督促整治外来植物齿裂大戟入侵行政公益诉讼案后,汉中市院积极向党委汇报,推动出台《汉中市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当地生态平衡。
积极拓展“检察+”工作格局。 bet36体育在线三级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建立沟通协调机制281个,与监察机关建立协作配合机制78个。省院与40余家行政机关推动建立“林(田、河)长+检察长”“生态环境执法+检察监督”等26项机制。省检察院与省发改委秦岭办签订协作意见,联合召开4次新闻发布会,发布秦岭生态保护典型案例33件。省秦岭办移送的陕西秦某矿业有限公司丹凤分公司破坏秦岭生态环境案件线索,推动行政机关栽植大苗侧柏23580株,恢复植被139.87亩,尾矿库安全隐患得以排除,被最高检评为典型案例。
建立高标准检察“协同圈”。2023年5月,陕豫鄂毗邻地区检察机关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联席会议在陕西安康召开,强化跨区划协作,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2023年6月,豫鄂渝川甘青陕七省(市)秦岭生态环境检察协作会议在陕西宝鸡举办,共同签署《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检察监督跨区划协作协议》,构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格局。
探索公众参与新模式。持续加强与7家环保组织和心连心社会志愿者协会协作,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等工作机制。部署推动“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建设,2023年3月以来招募志愿者2273人,提供线索108条。
下一步,陕西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强化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继续开拓创新,凝聚保护合力,深化陕西生态环境检察专门化建设,聚力提升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效能,当好秦岭生态检察卫士,让秦岭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来源:陕西省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检察部
文字:余明
编辑:王雨菲 校对:王瑾 审核:祝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