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初,一首名为《兰花草》的台湾少年歌曲在两岸三地广为流行,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但由于当时的报刊和歌集在刊登这首歌的词曲作者时都署名为“佚名”,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词作者其实是赫赫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胡适。
1921年夏天,胡适到北京西山区看望朋友,友人熊秉三夫妇送给他一盆兰花草,他欢欢喜喜的把它带回家并精心照看,但直到秋天也没有开出花来,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名叫《希望》的小诗,收入他的第一本白话诗集《尝试集》。
《尝试集》问世以后,引发了文学理论界的广泛争论,当时没有人用白话写诗都是律诗或古体诗,事实上白话文运动让新体诗找到了一条康庄大道,《希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依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胡适先生的文字朗朗上口、异常流畅,符合一首歌曲广泛传播的条件。
1979年,台湾音乐人陈贤德和张弼二人对胡适这首诗进行修改并配以乐曲,同时改名为《兰花草》。
这首歌在音乐上打破了以往旧上海传统歌谣的限制,创造出一种清新的民谣形式,从而让唱自己的歌风靡一时。
上世纪80年代初,内地的流行音乐刚刚起步,很多歌手都翻唱过港台流行歌曲,王洁实对这首《兰花草》的翻唱大受欢迎。
这首歌旋律优美、格调清新,宛转悠扬中又带有一丝美好的牵挂和怅惘,虽然歌中写的是一个未偿的心愿但在淡淡的失望背后充满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检察院委员会)